人本教育基金會的董事長史英,在『人們為什麼支持死刑?』的文末,提到了幾個取代死刑的主張,其中包括了:
- 為終身監禁者另設特殊小型監獄, 以杜絕逃獄之可能。
- 終身監禁者必須在獄中工作, 除養活自己外, 多餘所得應賠償給受害家屬。
首先,我想各位已經猜到了:收容終身監禁犯人的監獄,要蓋在那裡?
在台灣連增設收容羈押被告和勒戒犯的收容所,都會遭到附近居民強烈抗議的背景下。眼下最快的方法,是在現有的監獄中,增加與其他區域隔離的重度戒護區。
但這個方案的問題在於:目前大部份的監獄,已經沒有空間了。
根據法務部的統計資料,至今年五月底止,各矯正機關的收容人數已經突破六萬四千人,較法務部核定的可收容人數54,593人,超收了將近百分之十八。所以有很多監獄都是單人房當二人房,四人房當六人房,甚至於有部份監獄一到晚上,就將收容人白天工作的工場空間當寢室用,除了監所空間不足外,戒護、教化及醫療資源的不敷使用,才是背後最大的隱憂。
重度戒護區必須包括獨立的門禁、戒護、教化設施,以及活動空間,還必須配置額外的戒護人力及資源。如果設置在現有的矯正機關中,在監所空間、人力及資源已經相當吃緊的情況下,勢必會壓縮到目前收容人的生活空間。
目前對於監所超收的問題,目前學者提出的解決方案包括依照收容人特性,分開收容於不同監所;以罰金或緩刑取代短期自由刑;但這些方案都必須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奏效,在緩不濟急的情況下,最後政府往往只能使用最後一個選擇:放寬假釋門檻,准許目前監所中的犯人提早假釋。
根據犯罪防治學家的理論,假釋的原意應該是對於行為良好,有悛悔之意的收容人,能提早適應社會,為復歸社會做更充份的準備,以減少再犯的機會。但如果只是為了單純紓解監所的超收壓力而放寬假釋門檻,等於是將矯正及教化的責任,提早轉嫁到民間以志工為核心的中介及輔導機關身上,在沒有完整的配套措施下,再犯的風險將大幅提高。
原先只是要將死刑改為終身監禁,結果卻讓更多的輕罪犯因再度犯罪,而成為終身監禁犯。
這顯然不是廢死聯盟當初的美意。
就算解決了收容地點的問題後,還要面對第二個問題:如何管理?
從目前死刑犯的收容,都已經成為整個矯正機關的問題下。如果死刑改為終身監禁,在管理上也必須和矯正機關的一般犯人分開,以免形成不正常的權力附屬關係。
如此一來,終身監禁犯人所有的管理工作,就必須由獨立的戒護、教化人員來進行。
廢死聯盟經常提醒我們,執行死刑會造成執行人員良知上的負荷。但是廢死聯盟卻沒有告訴我們,改為終身監禁後,戒護和教化人員也必須承擔另一種負荷。
因為他們所戒護的犯人,隨時會危害他們的生命安全。
美國舊金山以收容重刑犯為主的聖昆丁監獄中有一所博物館,裡面的收藏品有一部份,是收容犯人利用牢房中可以隨手取得的物品為材料,私下製作的武器,這些武器包括:
- 縛在長棒上的刺針,可以從門上的小洞伸出,刺傷站在牢房外的戒護人員(因為過去曾有收容人將手臂穿過柵門,勒住戒護人員頸部的案件,目前聖昆丁的牢房大門,是用上面有無數小孔的鋼板製成,但新進的戒護人員都受到告知,只有在確定收容人已經退到牢房最內側的情形下,才能接近牢房大門)。
- 用鐵管做成的單發土製手槍。
- 用零碎木料製成的十字弓。
「你知道嗎?我可以把你的頭扭下來,放在桌上,送給待會來開門的獄卒當見面禮?」
為了防止收容人搶奪並做為逃獄的工具,萊斯勒並沒有攜帶任何武器,不過他儘可能讓語氣冷靜,不要透露出心中的恐懼:「你知道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嗎?」
「他們能拿我怎麼辦?沒收我牢房裡的電視嗎?」
後來萊斯勒在等待戒護人員前來開門時,想辦法轉移對方的注意力。但從此之後他在進行訪談時,都要求戒護人員必須在門外待命。
當死刑改為終身監禁時,即使在獄中犯罪,最多只是刑期延長。在發洩長期監禁的情緒壓力,及試探是否能逃獄的僥倖心理下,攻擊戒護及教化人員的案例必將大幅提高。對戒護人員而言,這種威脅將成為盤旋不去的心理壓力。
而且這種心理壓力是長期的,和執行死刑巨大但不頻繁,如同搧耳光的衝擊相比,這種壓力就像某個人每當你不留神時,就用手指彈你的後腦一般。
先生,請問你要彈腦殼?還是要搧耳光?
後記:
其實,廢死聯盟還有一件事沒有告訴我們。
雖然一直說要以終身監禁取代死刑,但『終身監禁』並不是廢死聯盟死刑取代方案的底牌。
根據廢死聯盟對死刑取代方案的研究報告,因為『依據各國的研究發現,無期徒刑不得假釋,因為違反刑法、監獄再社會化的教育功能、會使犯人自暴自棄,放棄向上自新的機會,同時會增加管教的困難,甚至導致管教機關以暴制暴的惡性。』,所以『有開釋條件的無期徒刑』才是廢死聯盟提出取代死刑的方案。
日本曾經有一個水平思考的問題:煮石頭如何能成為美食?
方法說穿了不難:你只要準備好鍋子、爐子、水和石頭,找一個人潮聚集的地方,像是菜市場之類的,然後把爐子擺好,鍋子放水,開始煮石頭,用不了多久,就會有一群人圍著你,看你在玩什麼花樣。
而你的工作,就是在看人潮已經聚集得差不多時,作勢嗅一下鍋中蒸騰的水氣,然後說:
『嗯,好香,味道已經出來了,如果再加一點蔥,那就更好了~』
這時候某個多事的路人就會擠出人群,和旁邊的攤子借一把蔥,然後再擠回人群遞給你。
你把蔥切一切放進鍋裡,等一下,然後再嗅一下鍋中蒸騰的水氣:
『嗯,快好了,但是如果能有幾塊胡蘿蔔,味道會更好~』
這時候另一個看熱鬧的就會擠出人群,和旁邊的攤子借一棵胡蘿蔔 -
講到這裡,您應該可以猜到結局了:最後鍋子裡不僅有石頭,還有蔥、胡蘿蔔、小白菜、排骨…等路人贊助的食材,味道應該是相當不錯的(現在知道我為什麼會選菜市場了吧 - 什麼,你那一鍋裡面竟然有魚翅?)。
這個故事或許只是博君一笑,但冷靜想想,廢死聯盟在這個議題上,是否也在使用相同的手法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